買不盡松江布 | 諺語新知\
\
「買不盡松江布」,是形容在明代松江紡織業的興盛。松江,指今天的上海加蘇州的太倉、昆山,以及歸南通的海門。這地方曾經是中國的紡織重鎮,每年為全國,乃至海外供應不少高質布料。\
\
早在宋代,棉花從嶺南地帶逐漸傳到長江中下游地區,明代的《松江府志》記載棉花傳入的歷史:「木
棉本出閩廣,可為布,宋時鄉人始傳其種于烏泥涇鎮,今沿海高鄉多植之。」而相傳在元代,黃道婆從海南帶回先進的棉紡織技術,當地湧現不少小作坊從事紡織業,在先進技術的帶動下,松江也成為全國首屈一指的棉紡加工中心。明代宋應星所著《天工開物》有說:「凡棉布寸土皆有,而織造尚松江」。\
\
而進一步奠定松江布地位的,則是明代的賦稅政策。當時為調和全國各地物產差異,朝廷容許各地以不同的物品代替糧米交稅。而松江府可以以一斤棉花折算兩斗米,於是乎鼓勵了農民由種稻轉向植棉,到明代中葉以後,松江沿海出現大片的棉田,松江府內的耕地種棉面積占十之八九。當時有縣志記載「鄉村紡織,尤尚精敏,農暇之時,所出布匹,日以萬計。以織助耕,女紅有力焉。」而因著松江布較高的經濟價值,松江成為明朝稅收的主要來源地,所謂「蘇松財賦半天下」,蘇州、松江兩府的稅收位居全國榜首,其上繳中央的錢糧總額超過了浙江全省。\
\
隨著清代海外貿易的興起,松江布甚至成為風靡全球的產品。在清咸豐十年(1860)中國出口棉布4500萬匹,當中三分之二產自松江。而在1862年法國著名作家雨果在其《悲慘世界》中,就有描述中國松江布在民間流行之情形。布市的興起,也推動上海成為全國貿易重地,明清两代每天都有數以百計的運輸船在黃浦江岸邊,有部分沿長江向內陸輸送布料,亦有不少將布料帶往廣東,並藉著東印度公司,運往世界各地。\
\
#諺語新知 #諺語 #知史 #中國歷史 #明朝 #松江布 #宋元 #棉花 #天工開物 #上海